三谋武将大讲堂之黄忠·定军扬威

追击类战法,就同类战法而言,55%的发动率已经属于中上游水准。

具备两段效果:

第一段:使目标产生负面(先攻、武力降低)。

第二段:对持有负面状态的敌军进行追伤。

……

就黄忠自己而言,是完全能通过【定军扬威】进行单一性伤害的,即跟其他追击战法一样,普攻目标后触发追击伤害。

但是,黄忠触发追击伤害的条件跟常规追击战法不一样,即需要“目标存在负面”这样的条件,黄忠的【定军扬威】是通过自己给目标施加一段负面后,再根据“存在负面状态的目标”进行追击伤害。

那么,如果我们施加一个敌军全体的负面状态呢?

比如大乔的国色,在金韬略《相思文赋》的加持下,每回合持续让敌人受到伤害增加,每回合的全覆盖负面,而且是指挥类型,能够持续的、稳定的触发。

大乔通过【国色】每回合给敌方全体施加负面,并以此联动【横征暴敛】让自身坦度得到保障,负责前排承伤。

诸葛亮利用【国色】触发【谈笑诛心】的追伤,以此又联动【草船借箭】的出伤,产生正向循环。

在敌方全体处于负面状态的前提下,黄忠打出【定军扬威】则直接触发针对敌军全体的追伤,而由于【定军扬威】是普攻后触发的追击类战法,所以通过连击率触发的第二段普攻,则让黄忠有了一回合打出两次【定军扬威】的可能。

因此,能直接提升60%连击率的【骁勇之姿】往往能受到追击类武将的青睐,不仅具备10%的增伤效果,还提供了一回合打出第二刀普攻的可能性。

但大家心里应该已经发起了疑惑,为什么只有增伤、破甲效果而没连击率的【锐不可当】会与【骁勇之姿】并排,成为二选一的抉择,又为什么阵型推荐的是增伤的箕形阵,而不是直接提升40%连击率的方圆阵。

确实,通过【骁勇之姿】与“方圆阵”的结合,能够让黄忠具备100%连击率,只要没被控住,每回合都能打出2发普攻。

但是,这两发普攻,并不是100%触发【定军扬威】的,因为它的发动率是55%。

关键就在这里,常规的追击类武将,不管自带战法发动率如何,都会刚需“连击率的叠加”,因为这是追击武将打出更多伤害的关键。

先打出普攻,再根据战法发动率、判定是否触发追击战法,所以,逻辑就是:更多普攻就等于更多次发动追击战法的机会。

但黄忠不一样,因为他的金韬略《弓术》提供了一段另类的增益效果。

每个回合结束时,如果黄忠在本回合的普攻次数小于2,也就是只打出1次普攻、或者被缴械连1次普攻也没打出来,那么,黄忠的追击战法发动率、与造成的所有伤害,都会提高25%。

即黄忠自带的、以及携带的所有追击战法,发动率都提升25%,并造成的所有伤害也提升25%。

这意味着,黄忠在当前回合如果被缴械、或者只普攻一次,在下个回合是有弥补的,尤其对于追击类战法普遍都在40%左右的幅度,比如【兵贵神速】与【铁骑横冲】这种,25%的连击率尤其关键。

因此,配置黄忠,就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是选择叠连击率而放弃携带《弓术》这个韬略、放弃弥补增益?

还是选择携带《弓术》获得弥补?

而获得弥补后,是携带两个追击类战法,还是携带一个追击战法、一个增伤战法?

增伤战法最关键的核心是,黄忠自带战法【定军扬威】往往具备针对地方全体的伤害,在增伤效果的加持下能打出非常恐怖的数值。

《弓术》必然是要带的,事实上,黄忠如果失去《弓术》的增伤,他的伤害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携带《弓术》是确保黄忠强度的前置条件。

而【骁勇之姿】与【锐不可当】的抉择并无绝对,更多时候只看战法缺失、以及个人喜好,相较而言【锐不可当】的突然爆发能力更强,而【骁勇之姿】则更侧重于稳定输出。

当然,也可以携带两个追击类战法,但这种思路更看运气。

因为【锐不可当】的价值在于【定军扬威】具备55%以上的发动率,而且其高额伤害往往能覆盖敌军全体,。

而携带两个追击战法,虽然确实有机会利用双数回合25%的发动率加持、将之发动,但就S1的追击战法生态而言(普遍发动率在40%左右),稳定性依然堪忧。

……

综上,黄忠的强度,在于能利用敌军全体处于负面状态的前提,通过【定军扬威】打出覆盖敌军全体的高额追伤,而金韬略《弓术》的“弥补效果”则使黄忠的强度下限得到了一定保障,也让他成了另类的追击武将,不用刻意追求普攻频率。

所以,关键就在于持续让敌人全部处于负面状态,而由于负面状态能够被【清风驱疾】、【青囊急救】、【携民渡江】这种战法驱散。

所以,施加负面的频率可以考虑酌情增加,比如诸葛亮携带的【狂风大作】就是一种手段。

而大乔这个位置,也可以考虑由张飞代替。

张飞在金韬略《新亭侯刀铭》的加持下,只要没被控住,每回合都可以100%发动【万人之敌】,以此给敌方全体施加【畏惧】效果,也是让敌军全体处于负面状态状态的手段。

而张飞在全加先攻的情况下,速度能领先战场环境大部分主流武将,有更大的机会打出【料事如神】或者【屈人之兵】这种针对性的控制战法,具备更强的控制能力。

当然,这队的配置相对另类,让张飞站前排合理但不是最佳选择,而且由于【万人之敌】是个主动类战法,虽然能够100%发动,却依然会比较怕控制体系,一旦控住就等同全体哑火。

诸葛亮无法通过【谈笑诛心】联动【草船借箭】,黄忠也没办法打出【定军扬威】的全体追伤。

所以,我们也可以换种思路,将诸葛亮换成刘备。

在刘备的加持下,张飞和黄忠具备更稳定的输出环境,不仅续航稳定有保障,而且刘备每回合提供的1次驱散负面效果,以及《仁义论》提供的每对队友造成次治疗则随机让张飞或者黄忠获得“清醒”即免控效果。

张飞获得清醒,可以有效打出轻装驰援为队友提供关键性防御,也有机会打出【攻其不备】或者【水淹七军】控制敌军、让敌人哑火。

黄忠获得清醒,则稳定进行输出,哪怕没有获得清醒,也能在下个回合通过《弓术》的25%连击率与伤害增益,获得弥补。

而由于刘备佩带了【无难之志】,能够概率性让黄忠获得普攻。

所以黄忠基本可以考虑放弃【骁勇之姿】的连击率,而选择增伤效果更优秀的【锐不可当】。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发动【无难之志】的最佳时机,是黄忠在该回合只发动了1次普攻后,而在下回合在吃到《弓术》的发动率、增伤效果的前提下,利用【无难之志】打出第二法普攻。

这是黄忠伤害最大化的逻辑链路。

这队爆发力非常强劲,基本是前四回合解决战斗,而更利好玩家的是,刘备这个位置完全可以由白送的“徐盛”代替。

由于张飞与黄忠的搭配,更侧重于前期回合的爆发,所以,能够通过【百里疑城】提供4回合“概率性抵御”的徐盛,则具备了一定适配性。

为黄忠与张飞提供前四回合的防御,让张飞持续打出控制、让黄忠持续进行输出。

而徐盛的金韬略与战法,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负面覆盖能力,可以起到堆叠负面的作用,有效反制敌人通过“驱散”导致黄忠的【定军扬威】伤害下滑。

此外,董卓与庞德也与黄忠的兼容性也相对不错。

董卓的【权倾朝野】与庞德的【陷阵蹈难】都具备稳定的、降低敌人全体统率的效果,既让敌军全体处于负面状态,也通过降低敌人统率让黄忠的兵刃伤害上限更高。

细节是,由于董卓的【权倾朝野】是行动时触发,而庞德的【陷阵蹈难】最快也得第二回合才能触发,所以想让黄忠的【定军扬威】伤害最大化,那第一回合就得让董卓先出手,即确保董卓的先攻要高于黄忠。

……

……

以上,就是关于黄忠的基础攻略。

总的来说,黄忠适配于任何存在“高频率且全覆盖敌人负面”的体系,以此去考虑搭配哪些武将,是最基本的思路。

同时,由于黄忠具备《弓术》的低频普攻增益,不仅在被控制、哑火后存在弥补效果来提高自身伤害下限,更关键的是,想让将黄忠伤害最大化,刘备、张飞、黄忠的思路基本是最优解。

即:在当前回合打出1发普攻,在下个回合吃到《弓术》增益后,再打出2发普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