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质检论坛丨进一步优化“三同”工程的思考与建议

2016-12-14 来源:质检发展研究

质检论坛丨进一步优化“三同”工程的思考与建议

2016-12-13 
进一步优化“三同”工程的思考与建议 
 “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以下简称“三同”工程),是指出口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同等质量水准的出口和内销产品。作为认监委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战略下的破题之举,“三同”工程对解决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问题有着其独特的破解之道,该工程实施不到一年,已搭建出了整体框架,并得到了国务院李克强总理的高度肯定,也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三同”工程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笔者尝试从基层监管的实际出发,对 “三同”工程存在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1“三同”工程仍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刚性约束机制不足,保障质量优势的措施有待加强。
目前,“三同工程”的生产企业的自我约束力有限,仅靠一纸承诺难以保障企业持续供给高质产品。基于法律框架下的执法监管,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各自执行不同的产品标准,同时由于“三同”产品的要求不能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专项审核中完全实现,因此面对诸多的供应商和饥渴的市场需求,商务平台专业能力又不足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法规保障“三同”产品的质量优势是不现实的,监管也可能会力有不逮。
二是最高产品标准原则不明确,评判质量水平标尺存误区。
按照“三同工程”中的“同标”的要求,即内外销产品生产过程遵从同样的管理标准,并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产品执行最高的产品标准。在管理标准相同时容易理解也易于实现,但产品标准在执行层面就容易产生混乱而复杂的问题。对于某个特定企业来说,同一产品可能出口到多个国家,由于国际间标准的差异,“三同”产品的执行标准也就变得模糊不定;而对于某个特定产品,由不同的企业生产,可能由于各个企业输出国不同,“三同”产品遵从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当符合“三同”条件的生产企业出口产品低于国内标准时,由于按照“同标”的要求,则最终产品标准应当遵从的是国家标准的要求,由此则也因此违背了“三同”的初衷。基于上述原因,当“三同”产品出现质量纠纷时,选用哪个作为标尺而存在的产品标准进行判断和裁决就成为了一大难题。
三是供给端和需求端有效对接不足,解决推广运用难需求迫切。
一方面,登录“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生产企业有近1000家,但相对于20000多家出口企业而言,“三同”企业的数量和产品种类远不能满足商业开发的需求,而且可以预见,“三同”企业的数量很快就可能遇到瓶颈,主要是因为目前获得HACCP认证的企业总量不够多,一些获得HACCP认证企业由于产品特点、销售模式等问题,不能或者不想产品进行内销,考虑到“三同”工程有特别管理要求,部分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另一方面,虽然众多电商企业和传统商家对高品质的“三同”产品展现了浓厚的兴趣,但根据市场的反馈,先期加入的供港生鲜、皇朝马汉和康御优厨等商业平台均面临实际的困难。首先是物流条件不成熟,“三同”产品的采购和配送半径受限制,“三同”产品尤其是有冷链需求的产品无法及时配送;其次是“三同”工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虽已建成,但目前与生产企业对接仍不够顺畅;此外,由于可供选择的“三同”产品品类不够丰富以及对终端消费者的宣传过少等原因,普通民众对“三同”产品的了解不多。
四是缺乏强有力的经费支撑,工程整体推进有难度。
“三同”工程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平台的开发和维护、认证机构的监管保障、政府的监管资源使用、“三同”产品的验证检测、“三同”企业的激励和补贴、协会的运转维护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宣传推广及研讨,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撑,整个工程的推进也必将难以为继。

2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如下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三同”工程:

一是尽快组建专业的 “三同”工程管理组织。
建议设立一个由多方联合、管理强势且各方认可的管理组织,如“三同”工程协会等,这也是整个“三同”工程后续推进的关键所在。通过其独特的角色定位,解决生产企业自我约束不力、政府法规管理不及、认证机构和商业信息平台管理管理力度不足等诸多难题。通过统一规划、标准化管理、积极宣传,可使“三同”工程的管理和落地迅速推进,同时也将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从为“三同”产品质量背书的信用风险中解脱出来。
二是设置统一的指定引用产品标准。
要解决以上产品标准混乱的问题,最彻底的办法就是针对所有的“三同”产品均设置一个相应的产品标准,各个企业共同遵从。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短期内实现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如果通过指定引用标准的方式倒不失为是一条快速解决问题的捷径。
三是增加“三同”企业供给量。
通过加大宣传、完善销售服务平台以及调整准入政策等方式,全面扩大“三同”企业这个存量。一方面合理调整“三同”企业的准入条件,比如允许未获HACCP认证但承诺发生销售后半年内办证的出口企业进入“三同”平台;另一方面在“三同”平台加入需求模块,增加供需互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引入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完善的电商或商超龙头,通过专区销售的方式迅速将“三同”产品推向终端市场,通过规模效应带动全局。同时,由政府或协会牵头,通过整体策划,统一识别系统,针对终端消费者在各大一线媒体进行有计划的大型宣传,将有关“三同”的相关信息推送给目标客户。
四是给予“三同”企业适当的激励与补贴政策。
按照李克强总理的指示,“三同”工程的推进不能给企业增加负担。要长期解决好工程的经费支撑问题,输血和造血功能两者缺一不可。在工程推进的初期,政府应拨出专项经费支持项目启动和运行,并对“三同”企业的进行适当激励和补贴。而当企业步入正轨后,由“三同”工程协会通过合适的方式(比如标识使用费),根据“三同”企业的销售额抽取一定的费用,反哺新加入的“三同”企业,从而进入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本文首发于:质检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号:aqsiqdrc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展研究中心出品

京ICP备05035142号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航西路4号院2号楼
电子邮件:santong@cnca.gov.cn联系电话:010-80470311、80474122、8047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