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研究的几大流派 红学研究的五大派别及其代表作

红学研究的几大流派

今日小编为你讲解红学研究的五大派别及其代表作和红学研究的几大流派的相关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红学流派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的一类人。红学经久不衰,成为我国文学研究的第一门显学。

红学主要有五大派别: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评论派、考证派。

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分为旧红学、新红学。其中,前四派为旧红学,以索隐派为代表;新红学以考证派为代表。我们一一了解。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一、评点派

评点派起源于明代中叶,有金圣叹批《水浒传》、毛宗批《三国演义》、张竹坡批《西游记》等。

评点派的固定格式:卷首有批序、题词、读法、问答、图说、论赞等,每回有回前回后批的眉批、夹批、批注等,主要形式有圈点、加评语等。

评点派是红学中最传统的派别,主要以脂砚斋为代表。主要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感受,写出自已的心得、体会或感想,比较零碎、缺乏深度的研究和系统的把握。

脂砚斋是《红楼梦》最早的读者之一,写下大量评点式评语,虽然不成系统,但有助于我们了解著作原貌。脂砚斋的批语随《红楼梦》抄本的正文保留下来。

二、索隐派

索隐派又称政治索隐派,是红学的老派别,自诞生已有200年历史。

索隐,即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索隐派在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学派。主要手段是大作繁琐的考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索隐派的开山鼻祖当推周春(1729-1815)。周春认为《红楼梦》为“叙金陵张候家事也”,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不大。

索隐派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观点有“明珠家事说”(也称纳兰性德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亦称福临与小宛情事说),“排满说”等。

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于1917年出版,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索隐派专著。他从民族主义情感出发,提出《红楼梦》的立意在于反对满族统治,从而把《红楼梦》解读成一部政治小说。

景梅九的《红楼梦真谛》则综合了索隐派各家的观点,是该派最后一部红学著作。

三、题咏派

题咏派是以韵文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聚焦透视的一个早期流派,其着眼于书中人物之悲欢离合,从而寄其羡慕或感慨之情。

题咏派的诗词、赋、赞,有的抒发“荣华易逝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有的渲染繁华之景和香艳之情,吐露出一种仰慕、一种思绪;有的同情宝黛钗,抒发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

乾隆时叶崇伦的《红楼梦题词》便是其代表作,“即色即空,幻境荒唐人不识……多少红楼梦未醒!”

12下一页